•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广电县域融媒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大学生每个月应该花多少钱

    首页 > 教育 > 正文

    5034
    2018-09-20 09:37:34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本报评论员赵志疆
      随着各大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大学生的“开学装备”和消费水平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6%的受访大一新生坦言周围新生中攀比“行头”“装备”的现象多,衣服鞋帽、电子设备方面表现得最严重。
      每个月应该花多少钱?答案因人而异,因为生活环境和收入水平的不同,这样的问题很难作答。不过,同样的问题对大学生来说,似乎不难回答和比较,这不仅是因为大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大体相同,更关键的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他们大多是没有收入的纯消费者。于是,这样的问题多少带有一丝审判的味道,并因此被人津津乐道。
      前不久,一条关于“大学生嫌1200元生活费太少而埋怨母亲”的新闻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这样的结果,很容易使人与曾经的大学生开销作对比,并引发感慨。客观地说,单纯的数字对比有失公允:一方面,物价上涨,大学生的开销也难免水涨船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条件的普遍改善,越来越多的家庭增加了“预算”。更重要的是,曾几何时,餐饮费几乎意味着大学生生活费的全部,现在餐饮费虽仍是“大头”,但所占比例已大大降低——多出来的这些内容,更具有比较意义。
      多出来的是些什么开销?服装、社交……还有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以传统眼光看,这些非生活必需的开销自然应能省就省,其中存在的铺张和攀比更容易遭受非议。提醒大学生“量入为出”的同时,也应看到,手机电脑已成为时代“标配”,只要使用得当,完全可以成为便利的学习工具。至于社交娱乐类开销,也没有必要视若洪水猛兽,大学生多一些社交活动,可以丰富生活、培养健全人格、增加生活经验。由是观之,此类费用合理与否,关键在于“度”的把握,除却社会引导,更考验着大学生的自觉和自律。
      相比起大学生生活费攀升,更值得关注的是,生活费的来源渐趋多样化——与原本单纯的家长供养不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了勤工俭学的收入,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转变。时至今日,勤工俭学早已不再是寒门子弟的特征,而日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一种流行。这种转变不仅得益于活跃的外部市场环境,更不失为大学生主动融入社会的写照。
      大学生生活费的数字变化,不失为管窥大学生活的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能撇开传统的眼光和批判的冲动,大学生应该花多少生活费,完全应该是能够个人掌握的议题。也许应明确这样一个准则:对那些单纯依靠父母的大学生来说,无论生活费的数字看起来多小,任何不必要的开销都意味着浪费;对那些有能力自食其力的大学生来说,即使生活费数字看起来有点大,也没必要替他们焦虑——具备“财商”的他们,自然会管理生活、规划未来。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

    上一篇:网络安全宣传走进高校 提升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下一篇:最后一页

    县域融媒 | 法律顾问 | 人员名单 | 频道招商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