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广电县域融媒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河南理工大学助力脱贫攻坚有成效

    首页 > 教育 > 正文

    5034
    2018-11-14 10:07:5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李树华本报通讯员田道敏徐春浩
      近年来,河南理工大学对扶贫单位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理想成效。
      坚持扶贫助困“帮扶”贫困学生
      多年来,学校全面落实国家奖助政策,积极搭建各类奖助工作平台,努力扩大奖助工作覆盖面,切实做到应扶尽扶。一是健全制度。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制定实施《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奖励规定(修订)》等制度,使各项学生奖助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狠抓落实。学校结合生源性质、家庭困难程度等因素,实行差异化、精准化资助。2018年,学校为1280名学生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为近8000名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国家奖助学金8977人次。设置勤工助学固定岗位700余个,发放酬金约120万元,为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约60万元,为近111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报销往返路费约15.8万元。三是注重宣传。新生入校前,学校充分利用招生简章、校园网等形式,宣传各项资助政策。入校后,利用入学教育、假期走访慰问、发放“温馨告知书”“资助发放明白卡”等途径,让家长获悉学生在校的受助情况与学习情况。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建立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学生奖助体系,努力构建学生奖助长效机制,助力广大贫困学子安心向学、健康成才。
      推进结对帮扶“强聚”扶贫合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能靠单打独斗,要积极整合国家政策、帮扶单位、社会资源优势,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方式从‘被动输血型’向‘自我造血型’的根本性转变。”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小林说,“只有摸清群众期待、找到脱贫痛点,创新精准扶贫方式,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让内生动力强起来、外部力量动起来,脱贫致富才能汇聚强大合力。”
      多年来,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坚持“精准”标准,全面对接当地需求,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切实制定工作措施,推进结对帮扶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进行。一是精准对接需求。始终坚持服务地方需求,把分析掌握淅川县发展现状和脱贫需求作为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邹友峰、杨小林、安士伟等学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多次专程奔赴淅川县开展“校地结对帮扶”对接考察,深入重点贫困村、新型农业基地和城区工业园区,实地了解当地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情况,切实保证抓住脱贫要点、找准攻坚靶心。二是制度保障精准。在充分调研和精准对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结对帮扶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方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任务分解精准。结合本地特点创新性地开列出“智力帮扶、科技帮扶、培训帮扶、人才帮扶、产销帮扶”五个方面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细化帮扶台账、严格目标考核,努力构建各相关单位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确保全员参与、尽锐出战。目前,建立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福森实业集团就业实习基地,规划实施淅川县滨水小镇、特色民宿和美丽乡村建设方案,举办两期110人参加的淅川县安全生产监管干部业务提升培训班等,校地结对帮扶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河南理工大学由于牢牢把握住了精准这个核心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教育脱贫工作任务,受到了领导机关、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先后获评“河南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南朱营村帮扶工作多次在博爱县脱贫攻坚阶段性工作暗访评比中名列第一,驻村第一书记陈昊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获评河南省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等成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

    上一篇:河南省发布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 专职教师不得少于教师
    下一篇:最后一页

    县域融媒 | 法律顾问 | 人员名单 | 频道招商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