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银发理财“稳”字当头

    首页 > 金融 > 正文

    日期:2021-09-16 10:34:25    来源:大河网    
            
            你家长辈理财吗?近年来,“银发理财”市场正火热,老年人逐渐登上理财舞台。可与之相对的是,老年人普遍较为缺乏金融知识和防范意识。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报告》显示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仍将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对象。老年人在理财中容易遇到哪些难题?该如何安全理财?

            合同条款看不懂

            今年4月,郑州市民王孙阿姨按照理财经理的推荐,购买了一笔一个月的结构性存款。到期后,她发现年收益率与预期的收益相差较大,由此引发不满。后核实发现,原来是王阿姨在购买时没有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误把该结构性存款的预期年收益率理解为实际年收益率。而银行理财经理在销售该产品时已履行了风险评估与告知义务。最后经调解,王阿姨承认疏忽并表示理解。

            “产品的投向、期限、流动性、担保、结构等都要着重看,这些都可能会对产品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某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对这些关键信息、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金融机构在推荐理财产品时,应该着重说明避免消费者理解误差。消费者也要认真阅读相关说明条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收益损失。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选择自己看得懂的,适合自己的产品。

            一心追求高收益

            “一开始他们说高收益高回报,我就没注意时间这个事情。”郑州市民张先生的儿子最近装修房子要用钱,他就准备把之前投在一款高利息理财产品上的钱先收回来,结果却因为期限问题,怎么也要不到钱。

            近年来,类似张先生这样听说高收益就果断“买入”却忽视了期限的老人不少。业内提醒,一些老年人在选择理财方向时往往会“货比三家”,哪家给出的预期收益率高就会选择哪家。但收益永远与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必定越大。

            免密支付要慎用

            郑州某银行大堂经理告诉记者,常有老年客户来银行反映银行卡里的钱总是莫名其妙在减少。工作人员拉流水单子发现,大多是其本人在操作手机时误点了一些链接,因此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了“购买”“支付”。

            “这种情况主要是老人开通了免密支付,又对智能机不像年轻人那么熟悉,对一些链接防范意识不强。”这位大堂经理告诉记者,一般他们现场就会帮助老人将免密支付改回密码支付。在相关宣传活动中或接待老年客户时,也会提醒大家慎用免密支付功能或解除银行卡捆绑。

            防范意识需增强

            以投资保健品、生态环保、养老养生等多种名目非法集资;利用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信任,口口相传短期资金周转给付高息等;购买保险时,夸大保险收益率,承诺保证高额收益,夸大保险保障功能;制作仿冒的正规投资平台网站,以折扣和返利等形式引诱老人点击链接进行诈骗……这些都是老人在投资理财中容易遇到的非法陷阱。

            “老年人对金融理财等专业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匮乏,但手头又有一定的资金,就容易被‘盯’上。另外老年人的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对诈骗犯罪的手段和特点了解有限,也相对容易上当受骗。”一位银行网点大堂经理告诉记者,老年人应尽量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千万不要被一些口口相传的高收益和非法机构的“免费”“限量”“赠品”等宣传所蛊惑,在付钱前务必要弄清楚产品的收益、风险和期限。

            “老年人退休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且常有急用钱的时候,理财应当‘稳’字当头,兼顾安全性和便利性。”理财经理介绍,安全性指稳健投资,努力让资产不亏本;便利性是指产品需支取方便,以备老人不时之需。

            “馅饼思维”应杜绝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老年人理财遇到的“坑”大都很常见。一是“忽悠坑”。告诉老人某某产品能带来高收益,实现高增值,连哄带骗接连挖坑,让老人吃了苦头。二是“专业坑”。利用老人对专业条款不熟悉等,故意避重就轻不讲清楚,让老人稀里糊涂签合同。三是“人心坑”。有些人做产品不专业,懂人心却是专业的,专找一些子女不在身边或无子女的老人下手,不但懂你还很暖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知不觉中一些老人丢了财。

            这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何屡屡得手?说到底是一些老人家还抱有“馅饼思维”,以为天上掉馅饼,自己碰到了好运气。对老年人,理财最稳当的途径是找专业正规机构,“稳”字当头,杜绝“馅饼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轻松理财,守住养老钱。 
    责编:郭宝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下一篇:转债市场行情火爆 警惕估值过高风险
    上一篇:屡见不鲜!你的信用卡还款被“自动分期”了吗?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