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宜阳 农业产业化为乡村振兴赋能量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4-23 14:50:31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黄红立通讯员张珂
      和煦春光里,宜阳县香鹿山镇北部山区的农民在田间地头忙着起垄、栽种、施肥……花椒田里,套种的黑柴胡、知母、红花、蒲公英、血参等中药材幼苗已经扎下了根。
      “零星”变“产业”,就地能致富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宜阳县高村镇丰涧村村头那一溜大棚里,一排排整齐的地垄上,绿叶白花间,一颗颗红艳艳的草莓很是喜人。种植大户乔倍志忙得不可开交,他说:“两棚草莓都熟了,就地卖了好价钱。这茬罢园后,得接茬种西瓜,一年三季,大棚不闲。”
      老乔的“甜蜜事业”,源于宜阳县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由传统农业到农业产业化,将“零敲碎打”变成“大产业”,让群众依托土地能致富,该县积极探索特色和高效农业产业化新路子。
      按照“规模调大、品质调优、效益调高”的原则,宜阳县调减旱地玉米等低效作物规模,大力引导发展花椒、中药材、花卉苗木、蔬菜、时令鲜果、核桃、牡丹、花生、烟叶等特色作物种植,扩大红薯、谷子、小杂粮等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提升土地产出率和生产效益。全县初步形成了58万亩小麦、20万亩花生、20万亩蔬菜、10万亩谷子、10万亩红薯、9万亩杂豆、6万亩烟叶、3万亩中药材、8万亩水果、2万亩绿化苗木的种植格局。
      今年,宜阳县把花椒、油用牡丹、水蜜桃等特色种植作为农业产业化重头戏。目前,香鹿山镇大环线3万亩花椒基地和莲庄、盐镇、董王庄3个万亩花椒基地已栽植花椒6.7万亩;10万亩油用牡丹种植基地已完成3.5万亩;上观、花果山两个乡镇今年新发展水蜜桃0.3万亩,万亩高山水蜜桃产业基地已经建成。
      链条长,产业旺。宜阳县紧紧抓住龙头延链条,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重点培育了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实施“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8家。
      种养两手抓,农业产业化风帆正劲。近年,宜阳县畜牧产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出栏生猪43万头、牛4.7万头、羊13.5万只、家禽215万羽。全县规模以上的养殖企业达270家,养殖专业户发展到1629户,养殖专业村有17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0%,把农民牢牢“连”在了致富的产业链上。
      “农业+”模式,催生新红利
      大地律动是春声,乡村振兴正当时。4月,宜阳县第四届“美丽上观”桃园文化节在上观乡石窑沟村芬芳启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因桃而兴,成了远近闻名的桃源盛景。
      今年,上观乡水蜜桃种植面积将增至7000余亩,从望着山水长叹、端着金碗讨饭到巧用绿色资源催生生态红利,绿土地上开始“流金淌银”。
      乡村是明珠,景区连成片。以精品景区促进全域旅游,将现代农业融入生态建设,是宜阳县以“绿色经济”加速乡村振兴的又一抓手。该县发挥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了锦屏山生态园、金泉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恒梅农业种植园、宜阳县锦屏镇杨店村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众多合作社和园区,助推农业转型发展。
      今年,该县把培育提升汉唐文化休闲农业带、七彩莲花谷两大沟域经济示范区作为“农业+”发展模式重头戏,在汉唐文化主题公园、三乡驿、中心镇实施亮化工程,打造300亩沿河水系景观,实现滩涂农业综合开发,初步形成了果蔬采摘、古建筑群落旅游、民俗体验等综合性农业休闲观光带。莲庄镇七彩莲花谷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滑草场、射箭场、二十四节气文化广场等建成迎宾,叫响“北方水城、颐养福地”名片,昔日无人问津的山沟沟如今成了群众增收的“香饽饽”。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南阳市卧龙区坑塘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量体裁衣”打造“生态绿肺”
    上一篇:沁阳市西向镇 夯实党建“点线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