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特批 50亩“宅基地”送给小燕子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5-23 10:23:03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往返于
    沙崖与河面之间捕食

    崖沙燕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杜文育李思远文图
      关于崖沙燕
      崖沙燕又名灰沙燕,为燕科燕属的鸟类,体长11~14厘米,背羽褐色或砂灰褐色;胸具灰褐色横带,腹与尾下覆羽白毛。崖沙燕属于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动物。繁殖期在5~7月,属夏候鸟,通常成群在近水源的沙崖上筑巢,被称为“崖壁建筑师”,由雌雄成鸟轮流在沙质悬崖峭壁上用嘴凿洞为巢,巢呈水平坑道状,深度为0.5米到1.3米。一般不远离水域,常成群在水面或沼泽上空飞翔。崖沙燕专门捕食空中飞行性昆虫,尤其善于捕捉接近地面和水面的低空飞行昆虫。大批崖沙燕来到许昌刘王寨村、商丘民权两地,预示着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们的保护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本报今日带大家一起领略这些天空中的小精灵。
      崖沙燕今年又回来了。
      去年6月,崖沙燕在刘王寨村的栖息地被人为破坏,许多鸟蛋以及孵化出来的雏燕惨遭灭顶之灾。大河报对该事件报道后,引起当地政府重视,刘王寨村专门划出约50亩的保护区,并采取“断路、立网、垒墙”等一系列保护措施。村里还专门开辟出新崖壁,供崖沙燕筑巢繁殖。
      人有爱,鸟自知。在人们的呵护下,在村民的期盼中,今年4月,崖沙燕成群结队又飞来了。
      数千只燕子飞回刘王寨村
      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刘王寨村,位于颍河北侧,崖沙燕的栖息地,坐落在村南侧颍河北岸。这是一片紧挨河边的沙地,沙地的北面有一堵沙崖,高约6米,东西绵延长约200米。崖壁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拳头大小的洞穴,大约有几千个。
      5月22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前来查看崖沙燕的家,但见成群的燕子或盘旋、或翻飞、或俯冲,发出此起彼伏的啾啾声,不时在鸟巢飞进飞出。
      “这种燕子叫崖沙燕,今年又来我们村繁衍,数量有几千只。”村支书刘建伟介绍,崖沙燕在崖壁上打洞筑巢,不停往返于沙崖与河面之间捕食,在为孵化小燕子做准备。
      今年4月中旬,崖沙燕陆续来刘王寨村这处沙崖上筑巢,6月10日左右孵出雏燕,每窝大约5只。7月,雏燕学习飞翔,之后迁徙飞往南方。
      “燕子来了没有”成为全村关注话题
      “村里人早就盼着燕子回来呢。”刘建伟说,今年春暖花开后,小燕子来不来成了村民们关注的一个话题。他介绍,以前人们见到他,打招呼的习惯用语是“吃饭了没有”,今年春天这个问候语变成了“小燕子来了没有”,因为去年有人挖沙毁坏了崖沙燕窝,因此人们担心崖沙燕今年不来了。
      刘王寨村这处沙崖,曾是一个采砂场的作业场地。去年崖沙燕在此繁育时,有将近半的鸟窝遭到挖砂的铲车破坏。2018年6月,大河报对崖沙燕的遭遇进行连续报道,引起建安区和榆林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迅速取缔了这个采砂场。
      “我们村专门划出约50亩地,作为崖沙燕的保护区。”刘建伟说,大河报报道后村里截断了原先通往沙崖的两条路,防止机动车进入采砂,用铁丝网围出10亩大的崖沙燕栖息地核心保护区,同时村里派专人每天到这里巡视。今年4月,村里专门开辟出新崖壁,供崖沙燕筑巢繁殖。
      “设立崖沙燕保护区,占了俺家2亩地,我没有一点怨言,心里反而高兴。”74岁的村民王金平说,“这些小燕子可是益鸟啊,光吃蚊子蝇子和昆虫,不吃庄稼,不吃果子,俺非常喜欢。”
      “这些小燕子给你有什么关系吗?”记者问。“当然有了!”王金平跷起大拇指回答,“燕子叽叽喳喳叫得有精神,我听见燕子叫,人也有精神,心里畅快,能多活几年啊。”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下一步,我们村将在保护好崖沙燕的基础上,依托崖沙燕这张名片,在村里打造更多的景点,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刘建伟说,村里打算将崖沙燕当作乡村振兴的一个契机,利用小燕子发展乡村游,带动村里经济发展壮大,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夏邑小项目助增收
    上一篇:扶贫“活水”润穷根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