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歌唱祖国 三门峡这群老人精神饱满亮“绝活儿”

    首页 > 城事 > 正文

    日期:2019-06-12 17:39:47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三门峡讯:“我爱你中国,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6月12日,当《我爱你中国》的音乐响起,三门峡水电十一局老年大学近千名演职人员和观众一起高声合唱,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们对建设祖国的一片赤城,对生命、对生活的珍惜与热爱。 
      演职人员中有这样一群老人,上世纪50年代,为了援建黄河三门峡大坝,他们从五湖四海奔赴三门峡。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但是他们老骥不老,盛装华服,舞起来、奏起来、唱起来,舞蹈《红红火火大中华》《骏马奔腾包边疆》、腰鼓《好日子》、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凰竹》、手风琴《人大代表进北京》、吹奏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个个节目精准、专业,激情似火。 

      而在书画班教室里,一幅幅梅兰竹菊、一只只孔雀雄鸡、一条条篆隶楷草长轴,这些国画和书法,无不体现了他们的雅致与才华。“这次庆祝建国70周年文艺汇演的所有的节目,都是他们自学自编自导自演的,也可以说是学员们的学习汇报演出。”水电十一局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孙贵州说。
      而在书画班教室里,一幅幅梅兰竹菊、一只只孔雀雄鸡、一条条篆隶楷草长轴,这些国画和书法,无不体现了他们的雅致与才华。“这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的所有的节目,都是他们自学自编自导自演的,也可以说是学员们的学习汇报演出。”水电十一局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孙贵州说。
      孙贵州是三门峡第三代水电建设者,随着第一代和第二代水电建设者们步入老年,为了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2001年水电十一局成立了老年大学。“当时学校只有一间棋牌室,十八年来,办学条件逐步改善,面积增加了近一千平方米,增添了电化教学器材、舞蹈厅、书法美术教学室,开设专业也从最初的美术、书法、医疗保健、音乐、舞蹈、太极等几个专业,累计发展了英语、计算机、摄影、诗词、戏曲、民间工艺、电子琴、葫芦丝、巴乌、腰鼓、管弦乐、篆刻等33个专业。”孙贵州说。
      今年82岁的张明学老人,退休前是一位中学老师,在老年大学办学之初,他就任书法班的辅导老师,在讲台上一站就是18年,他温文儒雅、知识渊博深受学员们的欢迎。至今,他不仅教书法,还教诗词、篆刻,每周上三个专业的课,授课、批改、点评一丝不苟。在书法班上,84岁的马全仁老人则当了18年的书法班班长,至今他还要抽出时间来一笔一划地辅导新来的学员,从不计丝毫报酬。
      83岁的丁隆光老人年轻的时候是一位俄语翻译,她说:“1987年我离开了工作岗位,心中很失落,我就来老年大学报名学习电子琴和声乐课,2009年末我突发疾病,校领导和学员们得知后及时到家中探望和鼓励我,使我坚定信心战胜病魔,早日康复重返校园。多年来,我风雨无阻地坚持上课,老年大学几乎成了我生命的全部。”
      76岁的张亚先说:“我从建校第一天就开始来学校学习,电子琴、唱歌、舞蹈样样都学。在学校里,不管过去是干部还是工人,大家在一起都是学员,亲密相处,互帮互助。课堂上,学员们专心听老师讲课,那种认真劲头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让我们感受校园生活的温馨和快乐。”

      “岁月消逝了我们的青春,但我们依然无悔!因为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前辈,无愧于自己的人生。”他们这样说。
      “老年大学伴夕阳,桑榆虽晚也无妨。老马识途浑不觉,延年康乐韵味长。”诗词班83岁郭法敏作诗一首,正如他写的那样,十一局老年大学已经成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一方乐土,吸引了三门峡市众多老年人加入,真正成了没有围墙的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崔军廷 河南日报记者 王雪红)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我省绘就开放发展“路线图” 优势转胜势 腹地变高地
    上一篇:我省启动文物保护集中入户宣传活动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