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叶县辛店镇南王庄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钦锋:直把他乡作故乡

    首页 > 城事 > 正文

    日期:2019-12-24 15:30:29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平顶山讯:(孙苗苗 通讯员 乔培珠)“村里的标准化厂房招商引来一家婴儿用品企业,但环评没过不能开工,今天我刚去县城办完环评手续回来。”12月18日,在辛店镇南王庄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钦锋一进村室便对笔者抱歉地说。
      村室外,五星红旗随风舒展,给清冷的冬日涂上了一抹中国红。近处,溪水含烟,寒鸭游弋,偶闻几声牛羊叫;远处,山上“大风车”不停转动,光伏太阳能板闪着粼粼光斑……犹如一幅徐徐打开的山水画。
      看着熟悉美丽的村落,李钦锋感慨地说:“已经来南王庄快3个年头了,这儿早就成了我的第二个家。”
      从“三不管”到“明星村”
      在辛店镇,南王庄是个“明星村”。
      进村路是一条崭新蜿蜒的柏油路,路两旁的油桃树整齐排列;村口西边是“产业集聚区”——养殖综合体项目、自动化红薯深加工项目、村级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等;山上一片片的林子是1700多亩的果树,林下及周边则是近千亩的红薯。
      村民季国强骄傲地挺起胸脯:“看看俺村咋样?是不是特别漂亮?李队长来了以后,不光环境好了,俺村老少爷们的钱袋子也鼓了。”
      谁也不曾想,曾经边远落后的南王庄,现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南王庄村是贫困村。这座望夫石山脚下的小村庄,位于叶县、舞钢市、方城县三地交界处。这里耕地少、荒地多,村民一年到头儿在地里刨食也挣不了几个钱。乡亲们喂几只羊几头猪,怕长不胖——卖不了好价钱;又怕长太胖——没有通村公路,不好运出去。
      2017年5月,叶县人社局办公室主任李钦锋被派驻到南王庄村,先后担任帮扶队员、工作队员、工作队长等。第一次进村时,高低不平的土辙把汽车底盘都蹭掉了。
      路通才能业兴。李钦锋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翟国松商议后,从修路、架桥做起,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以党员干部为先锋,成立“党群志愿服务队”,定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改过去村中的“脏、乱、差”。
      南王庄有1700多亩桃、黑李等果树,但3年后才能到丰产期。于是,李钦锋就发动群众在果树下套种见效快的红薯,并且加工成纯红薯粉条,当年就能见到“回头钱”。
      “张武岗红薯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咱村就在保护地域范围内。这几年,村民们尝到了种植山区红薯的甜头,亩均收益都在6000元以上。”李钦锋说。
      在今年全县开展“联村共建、抱团发展”活动中,南王庄作为发展先进村,同附近的杨茂吴、雷草洼、南焦庄三个村成立联合党总支,带动这三个村共同发展。
      从“帮扶人”到“贴心人”
      12月19日晚上8点,山里已经一片漆黑。刚入户走访回来的李钦锋回村部加班时碰见村民梁海云正在修三轮车。
      “尿儿哥(梁海云小名),你这是咋了?三更半夜咋修起车来了?”
      “哎,明天要拉货,结果今晚上发现三轮车坏了。”
      懂修车技术的李钦锋二话没说,挽起袖子就跟梁海云一起忙活了起来,两个小时后才修好。山区冬夜里温度特别低,李钦锋却累了一头汗。
      会种地、能修车、有文化……李钦锋是村民心目中的“万能手”。而翻开他的微信朋友圈,笔者发现不少信息都是为贫困户“鼓与呼”:石磨面、山地红薯、柴鸡、秋桃、蝎子、土猪肉、山羊、蜂蜜……村民能增收的农产品都是李钦锋的“推销”对象。
      村民王全年是贫困户,自小患有侏儒症,母亲残疾,父亲患有慢性病。为增加家庭收入,每年4月到10月,王全年每天晚上都到山上捉蝎子卖钱。李钦锋知道后,赶紧在朋友圈发消息,帮王全年联系销路。一元钱一只,一季下来王全年能卖2000多元钱。
      不止王全年一家,南王庄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5户704人,脱贫任务艰巨。
      贫困户陈金钟家的情况也很特殊。今年40多岁的陈金钟,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家中上有89岁的老母亲,下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十分困难。
      “金钟的病不受自己控制,发病的时候爱打电话诉苦聊天,经常半夜陪他说话来缓解病情。”李钦锋说,像陈金钟这样还是好的,刚驻村时甚至有个别不明事理的群众会对他恶言相向,有一次把他气得高血压犯了,被紧急送往医院,住了一周医院才回村上班。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李钦锋为陈金钟本人和其母亲申请了双低保,又帮他办理了残疾人证,享受到了残疾人补贴;没钱买药,李钦锋就帮他垫钱,还鼓励他在种植的黑李下套种红薯、花生……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陈金钟的感激之情也愈来愈浓。
      “李队长,你吃花生,咱自己家种的。”李钦锋每次到陈金钟家来,他总会热情招待,就像自己的亲人回来了一般。李钦锋上门走访时会给孩子们带些图书文具,碰到孩子们在家,李钦锋则会多留会儿,问问学习情况,帮他们辅导作业。
      “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自己来驻村帮扶,就是要植根于群众,把自己真正融入进去才能当好‘贴心人’。”李钦锋说。
      从“忙脱贫”到“奔小康”
      “李队长平时太辛苦了,经常饭都吃不到嘴里,熬夜更是常事。”翟国松心疼地说,最近天气转冷,经常大雾锁山。上周日,李钦锋放心不下村里扶贫工作,冒着大雾又赶回村里。
      好在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目前南王庄已发展黑李、桃、石榴等果树1700多亩,种植红薯近1000亩,每年全村可增收1000多万元。全村的贫困户也由当初的175户704人降为6户1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5%。2018年底,成功摘掉了贫困村“帽子”。
      为有序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了李钦锋现在“心尖儿”上的事儿。
      南王庄村原有光伏发电项目、村级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和一座小型粉条厂,每年的村集体收入超过了10万元。
      “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也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明年村集体收入超百万。”李钦锋说起来底气十足。
      原来,该村投资910多万元的养殖综合体项目目前主体建筑已近完工,明年可投产出栏万头生猪,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27万元收入。同时,投资632万元的红薯深加工项目已经动工开建,明年投产后不仅能消化本地产的红薯,加工成不含明矾的纯红薯粉条,还能生产成网红美食——酸辣粉,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收入60万元。
      “现在村民种植的桃子是鲜桃,收获后不易储存运输。我们几经考察,找到北京一位专家引进了黄油桃,目前正在试种。”李钦锋介绍,叶县南部山区旅游线路将从该村通过,他们在入村公路两侧都种植了黄油桃,生猪养殖项目的粪污经过无公害处理后作为油桃树的肥料,可以形成种植养殖高效利用循环圈。“春赏花,夏摘果。我们打造的十里桃花廊道,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李钦锋这个高大的中原汉子心中也有着软肋。一心扑到扶贫上的他不仅对妻子和两个女儿满怀歉意,心中还始终牵挂着80多岁高龄的老母亲。
      去年9月份,老母亲由于太思念儿子,经常在家哭泣,李钦锋便把母亲接到南王庄村住,即便这样,他也鲜有时间陪伴母亲:入户走访、资料整理、处理事务……常常到深夜才能回到住处。
      “有好几次,我们跟钦锋外出回到住处,老太太就拄着拐棍在门口等着,望眼欲穿,让我忍不住掉眼泪。”第一书记王建华说。
      “今生再无唤儿声”——今年11月,母亲不幸病故,李钦锋的悲痛之情无以言表:“当时母亲不愿耽误我工作,只在这儿住了一周,便回了老家。早知道,我一定多陪陪她。”
      青山着意化为桥。巍巍望夫石山见证着李钦锋在扶贫路上的坚定从容和真诚为民的赤子之心,他说:“驻村更让自己的心‘住’了下来。自己永远都是南王庄人,也将在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停求索。”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南阳市卧龙区“六个一活动”情暖贫困户
    上一篇:叶县脱贫户王洪涛:养鸭助脱贫 勤劳早致富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