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关于乡村振兴的浅显思考

    首页 > 城事 > 正文

    日期:2022-07-27 15:55:0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出台,实际上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乡村振兴的发展阶段。其间全国集中力量进行了脱贫攻坚战,其实这个阶段也应属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和范畴,它的胜利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和保障。到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这是三农工作中心的历史性转移。
           一、乡村振兴的思想产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变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党的各阶段指导思想一脉相承。梁家河知青期间他亲历了农民的艰辛、正定县委书记、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感受到了农业发展的瓶颈、福州市委书记、浙江省委书记期间看到了三农发展的趋势,乡村振兴的理念已逐步清晰并形成。202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首次从法律的层面保障5个优先: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讨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讨论稿)》;202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论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乡村振兴工作作为新时期新的发展阶段进入快车道运行。
           二、乡村振兴的发展必然
           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中国要发展必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困难和挑战,加之疫情之下经济发展的受控和局限。全球贸易单边主义的挑战使原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加持的发展模式受到冲击;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巨大挑战,经济环境遭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搞乡村振兴我们又具备历史和现实的充分条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进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加快构建、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建设成效的明显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卖出的坚实步伐。几千年来,我们一直走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沿,中国的原生态文明来从未中断,民族意志从未被征服,我们又有振兴的勇气和意志;我们通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砥砺前行,已拥有全部的工业门类。乡村振兴的势在必行。
           新的发展格局要求农业是重中之重,国家投入的固定资产要量化到村、到户,加强政策落实和保护是推进的关键环节。中国农业在世界舞台发展要求的倒逼、总体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推动、城乡共同发展的必须。作为国家发展基础的农业农村不能再搞短平快,要放眼长远,可持续发展。这是乡村振兴的顺势而为
           粮食安全战略的要求、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未来的乡村建设中必须坚持速度服从实效、数量服从质量,求好不求快,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为重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逐步科学推进。这是一盘大棋,实施乡村振兴是战略布局的需要
           三、乡村振兴的政策要求
           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五大振兴的具体要求和标准:首先要看产业发展强不强。它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依托、整合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让土地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特色农业,树立增产、高质、绿色导向,走三产融合之路,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特。二看农村环境美不美。我国虽然地域广阔,但相对地少人多,大部分群众仍然生活在农村,发展潜力后劲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等是高质量发展的直接面对。农村的生态宜居是最起码的标准,要解决环境差、不可持续的现状。三看乡风民俗兴不兴农村要发展,文明是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写在墙上,要践行在农民群众的心里。所以要通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政策宣讲、分类引导,全面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在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打造乡村特色,例如通过孝善文化、创业创新树立正确导向,循序推进。四看乡村治理好不好。要想治理有效,选人用人是关键,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甚至引来人才。选好、配好村两委班子,大胆优化村两委班子年龄、知识结构。大力加强县、乡、村三级服务组织建设。问计于民,从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化解好群众的信访问题、解决好群众的基本诉求入手,取信于民。建立健全服务管理体制体系,从而形成有效机制。五看农民钱包鼓不鼓。发展管理是过程,改善群众生活才是目的。农民群众富不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体现。要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激发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鼓励农民创新创业,达到农民富、事业兴的发展目的。
           四、乡村振兴的问题难点
           一是定位难。很多县、乡、村,对于乡村振兴,只表面理解,不去发掘政策内涵。也知道产业振兴去带动,但对于本区域的地域、文化特点、农业生产条件并不加以论证分析,看别人干啥就干啥,弄成了无特色、无主题、无优势的泛泛之作。环境治理照抄照搬,虽然被美丽,但依然没灵魂,村村如是,千篇一律。建设效果就是钱发不少、不见美好,东拼西凑、不伦不类。二是规划建设难。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课题,牵涉点多面广,综合性强,这是一篇大文章。必须要规划先行,而且是相对专业的论证规划,不是简单的领导拍板点头,产业立项要有特色、有市场、有后劲。文化环境生态治理要有主题和灵魂。不要调查不深入就定位,脑子一热就上马,走到半路行不通。要深挖本区域生产潜力和文化内涵,建起特色、建起品牌。三是长效运营难。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主动性,群众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轮,不能政府推着群众动,要实现两个轮子一起动。这样才能解决项目、公益设施建好、建成后无人管、无人问的现象。不能让打造的美好昙花一现,不能让国家补贴建设的项目只应付检查。要全力催生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良性造血功能,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五、乡村振兴的浅显建议
           一要能挖会找。要结合本区域现有可利用资源,找准它的味道,如土味、野味、俗味、古味或者洋味。总之,要有特点,不是第一,起码也是唯一,达到一村一品的要求,不能只走高大上,不能光讲排面,不能走极端。二要边破边立。通过班子建设,引入新鲜血液,敢于打破陈旧观念,通过学习拓展眼界,建立新业态、转换新机制、用好新力量。三要善用善引。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外流,大量农村优秀劳动力融入外地城市发展创业,不乏催生了很多见识广、能力强、有产业、有思想、有眼界、有资金的成功人士,他们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一定要引好用好。用乡愁、用环境、用发展吸引,用市场前景、用思想展现、用价值体现去用好。长期、坚定的走乡村振兴之路,科学推进、循序渐进、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遵循国家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通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奋斗,真正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业美的国家复兴战略。(确山县农业农村局 刘军领)

    责任编辑:夏晓蒲

    下一篇:消夏来汤河,这里不只有裸浴
    上一篇:河南锦路举办沿黄生态廊道99公里徒步赛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