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让黄土地变身“金土地”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5-06 10:47:2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郭戈本报通讯员左易和
      5月4日,在鹤壁市浚县黎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单忠令蹲在温室大棚里,聚精会神地为西红柿秧打杈。在他周围,嫩绿的西红柿长势喜人。
      “你看,如果不及时把多余的枝叶掐断,侧枝一旦消耗营养过多,就会影响西红柿的长势。”单忠令告诉记者。
      在乡亲们眼里,今年45岁的单忠令是个半路出家的“新农民”。他高中时开始习武,先后在商丘、浚县等地做过武术教练,1998年创办武校后,生源十分稳定,年收入少说也有20万元。
      日子虽然过得不错,可单忠令始终惦记着家乡寨里村的发展。“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的产量逐年提高,但乡亲们的收入水平却没啥变化,你说我能不急吗?”2012年,单忠令弃武从农,怀揣着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梦想,返乡流转土地搞起了农业。
      单忠令请来县里的农业专家分析当地土壤、水源等生产条件和市场销售形势,并组织社员到山东学习先进经验,最终决定种植西红柿、冬瓜等无公害蔬菜,通过逐步扩大种植面积,放大规模化种植效益。
      对单忠令来说,人到中年才选择改行,显然不是一时冲动的结果。为了全面掌握蔬菜种植技术和无公害操作技术,他从零开始埋头苦学,相继取得了高级农艺师等一系列从业资格;为了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他多方筹措资金,新打机井、铺设地埋管道、架设输变电线路。同时,他还添置了蔬菜农残检测仪等配套设施,进一步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为了从源头上管控蔬菜品质,我们严格遵循相关有机生产规程,农药、化肥、种子按要求统一采购,由专人负责。”单忠令介绍,黎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在全省各地建立起稳定的营销网络,三叶香等特色蔬菜品种还在北京、山西等地成功打开了销路,每亩收益提高6倍以上。
      合作社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单忠令开始琢磨如何带动更多乡亲一起致富。他多次邀请农业和人社部门的专家,到田间地头举办农技培训和创业指导培训,既给大伙儿讲授农业种植技术,也为其创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016年,经黎阳街道办事处协调,单忠令的合作社利用国家到户增收资金,与47户贫困户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说是入股,实际上贫困户不掏一分钱。”黎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科员马慧勇介绍,将政府每年提供的“到户增收项目补贴资金”投入合作社用于扩大蔬菜种植规模,贫困户可连续3年获得每年400元左右的分红。
      经过7年多的发展,单忠令的合作社如今已成为拥有社员228户、蔬菜种植面积260亩、各式大棚200余栋,集种植、冷藏、农资及农技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户发展蔬菜种植,户均年增收万元以上。该合作社先后被评为鹤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示范社、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并于2017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
      “把菜种好只是个‘小目标’。”看着眼前连片的温室大棚,单忠令透露,下一步他打算借鉴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江苏华西村农业生态科技园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经验,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努力让脚下这片黄土地变身“金土地”。
      创客心语
      资金需求大、土地流转难、收益回报慢……返乡创业之初,我的确遇到了许多困难。得益于政府的大力帮扶和乡亲们的充分信任,黎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产业兴旺带动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大家的心态更积极了,不断有年轻人从外地回来,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示范,带动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参与蔬菜种植,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进一步开展精深加工,让这片土地产出更高的效益,让家乡因为我的努力而发生改变。  (本报记者郭戈整理)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河南兰考:“个性化”民宿带动乡村旅游热
    上一篇:三县上榜“数字农业”全国百强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