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年轻农场主夏振飞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21-09-03 09:40:47    来源:大河网    
            青春档案

            夏振飞,太康县逊母口镇叶南村人,16岁外出打拼,2019年返乡创办家庭农场。

            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郜敏王可文/图  紫藤爬满长廊,月季列队两旁,瓜果飘香怡人,“醉美”田园风光。秋天8月,在太康县逊母口镇豫枫源家庭农场乘凉避暑,能闻花香、尝鲜果、观美景,令人陶醉。

            “绘制”这一园美景的是逊母口镇叶南村青年农民夏振飞。在外已经站稳脚跟的他,为什么回老家在土地上折腾?“就是看上乡村振兴的机遇。”夏振飞给出了答案。

            夏振飞16岁外出打拼。“一开始在郑州跟着装修公司当学徒,后来在浙江承接小区绿化工程,然后在南阳搞苗木繁育,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打拼多年,夏振飞悟出一个道理:无论什么东西,越环保价格越高,越绿色越受欢迎。

            2019年,夏振飞毅然决然返乡,创办弘源家庭农场。

            “一开始,他只在路边和农场里种花草和绿化树,能干成事吗?但为了产业发展好,村里还是主动为他协调租地事宜。”叶南村党支部书记郑先席心里犯嘀咕。

            “我这叫‘先喂窝子后逮鱼’。”夏振飞说,“只有环境好,人们才愿意到这来,有了人气,不愁农场不红火。”

            农场挂牌前,夏振飞先后投入10余万元,栽植桂花、玉兰、合欢、月季等绿化苗木18个品种5000余株,扮靓村庄周边环境和农场。

            “到了冬天,只有他这个农场有绿叶、有红花,其他地方都没有生机,十里八村的群众和过往的行人都来拍照、拍抖音,热闹得很,俺村也跟着出名了,他这一招真厉害!”郑先席竖起大拇指。

            挣足了人气,如何挣到钱?“就是新思想、新品种、新模式。”夏振飞说,“首先要打破传统种植观念,一年多茬种植,每个月能为群众提供新鲜、优质水果,销售价格自然就高。其次要大力引进新品种,多种‘稀罕物’,满足群众消费好奇心。最后是为其他农户提供可复制的小型农场发展样板,提高农场知名度。”

            夏振飞的农场内现有名优桃品种5个、梨品种4个,哈密瓜、柿子、紫藤等稀有品种6个,大葱、甜瓜等普通果蔬品种5个。500亩的农场内各类苗木、瓜果生机盎然、竞相争艳。

            2020年,经镇政府牵头协调对接,夏振飞的农场与郑州果木研究所签订新品种培育协议,并更名为豫枫源家庭农场,步入发展“快车道”。

            “我的3亩地出租给农场,一年租金2100元,在农场干活6个小时,工钱60元,可比自己种地强多了!”村民李文祥说。

            “我原来在北京河南大厦客房部工作,现在退休了,孩子们嫌家里环境差,不让回来。没想到,家里有这样一个农场,我修修花、摘摘果就能挣钱,环境不比大城市的公园差,多带劲!”村民徐月梅称赞。

            夏振飞的农场吸纳本村及周边村90余名群众就业,每年为务工群众发放劳务费80余万元,农场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他的农场把俺村这一片的小块地都集中起来了,干成了主导产业。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影响下,村民都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自觉打扫卫生,在房前屋后种植绿化苗木,村庄旧貌换了新颜,发展更有劲了。”郑先席说。

            “在外边挣钱叫本事,返乡发展才叫事业。”憧憬未来,夏振飞信心满满,“我要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机遇,朝综合性生态高效农业方向发展,在家乡的热土上描绘新图景。” 

    责编:郭宝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下一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三农”各项工作
    上一篇:武国定在鲁山县调研时强调 严把“五关”守牢底线坚决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