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安阳:产业扶贫挑起脱贫攻坚“大梁”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7-10-24 10:52:1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农户察看菜苗长势情况

    帮扶责任人指导贫困户填写“识别卡”

    帮扶责任单位帮助贫困户销售特产

    内黄县大棚杏产业扶贫基地丰收刘超摄

    内黄县张龙乡北羊坞村大棚蔬菜产业扶贫基地,贫困户在管理大棚刘超摄

    林州市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外景

    林州市横水镇上台村光伏山坡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安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杨之甜本报通讯员杜树旺
     
        金秋的豫北大地,处处萌动着丰收的喜悦。
     
        10月18日,午饭刚过,内黄县马上乡赵信村贫困户白建有就来到自家大棚里开始劳作,只见绿油油的菜椒长势喜人,大大小小的菜椒挂满了枝头。
     
        白建有手部残疾,妻子也有智力障碍。早几年因为孩子小,他把精力放在照顾家人上,随着孩子渐渐地长大,去年11月,他自筹了几千元,并通过政府协调贷款一万多元建起了3亩大棚。
     
        “春季种的甜瓜卖了三万多元,菜椒估计能卖个一万七八千块钱。明年准备承包两亩地,再建一个大棚。”白建有喜不自胜。“戴了好几年的贫困帽也摘了,往后的日子会越过越亮堂。”
     
        近年来,安阳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以集中攻坚、精准扶贫、稳定脱贫、不落一人为重点,凝心聚力攻坚拔寨,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扶贫答卷:2016年,全市27324人实现脱贫,87个贫困村脱贫退出,5500人完成易地搬迁,均达到或超过省定减贫目标。面对这场脱贫攻坚战,广大干部群众已铆足了劲、咬紧了牙,安阳志在必得。
     
        他们的底气何来?
     
        A
     
        以上率下全市齐心聚合力
     
        “脱贫路上,绝不落下一户一人!”这是安阳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更是神圣使命。
     
        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以及脱贫攻坚推进会、培训会、现场会……一次次会议,一次次协调部署,规格前所未有,谋划深入精准,展示出安阳市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
     
        以上率下,凝心聚力。全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李公乐任第一组长、市长王新伟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专门安排市委副书记和一名副市长主抓扶贫工作,并成立由副市长任组长的6个专项脱贫攻坚行动小组,组成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明确和优化了脱贫攻坚运行机制。
     
        内黄县是安阳市唯一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任务繁重。2016年5月以来,李公乐先后6次到分包的贫困村——内黄县马上乡赵信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帮助赵信村退出了贫困序列。今年,李公乐又分包了中召乡碾子头村,3次到村里查看脱贫情况。
     
        两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分包的贫困村督导调研,以点带面指导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各县(市)区、乡镇、村也分别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出征,积极主动履行主体责任。安阳市扶贫办加强指导,强化服务,当好全市扶贫系统的“领头羊”。
     
        脱贫攻坚全方位,督查巡查动真格。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坚持不定行程、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搞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暗访督察;市、县督察、巡查考核组高频次入村入户督察暗访;市纪委制定落实《脱贫攻坚问责暂行规定》,开展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加强脱贫攻坚工作中干部作风专项监督。
     
        在市党政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党政干部扑下身子,深入扶贫一线,形成了全市上下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浓厚氛围。
     
        B
     
        模式创新挖掘脱贫攻坚新潜能
     
        安阳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安阳各地的扶贫方式很多,但产业扶贫是核心。
     
        “以前种玉米每亩也就能收入七八百元,现在我在镇上的菊花种植基地打工,不仅每天有40元收入,每年还能得帮扶资金1200元,我对脱贫很有信心。”林州市茶店镇茶店村村民李春堂高兴地说。现在,菊花种植是李春堂一家脱贫的希望之花。
     
        和李春堂一样,安阳市不少贫困户正在通过各种精准扶贫途径,重新获得自信和希望。
     
        去年5月23日,李公乐在内黄县调研扶贫工作时强调,脱贫攻坚,产业是根本。要通过市场手段引进社会资金、业主大户和龙头企业,把群众带动起来,把产业培育起来,把经济发展起来。
     
        为此,安阳市制订了《安阳市产业扶持脱贫方案》《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意见》,各县(市)区围绕全市“九大重点脱贫产业”“八大扶贫帮扶模式”,理思路、定规划,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规划专业园区,建设产业扶贫基地,打造扶贫车间,搭建融资、营销平台,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增强扶贫带贫能力,实现了大产业增收全覆盖、小项目增收精准到户。
     
        对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安阳市除了实施社会保障脱贫和特殊救助脱贫外,还通过“到户增收+入股”“到户增收+就业”“到户增收+自我发展”“金融+资金托管”“金融+就业”“金融+龙头企业”等多种模式,让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变员工,贫困户获得相应的租金、股金、薪金,探索出一条将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相结合的创新路子。
     
        汤阴县古贤镇北周流村,30多个贫困户到本村芦笋种植基地、养鸡场进行以工代学,10余人在园区企业实现了再就业。
     
        内黄县围绕“温棚瓜菜产业、现代畜牧业、经济林果业”三大支柱产业,创新“到户增收+”“金融扶贫+”“光伏扶贫+”3大模式,打造产业扶贫片区13个,连片发展温棚瓜菜种植18.7万亩,带动全县贫困人口持续增收。
     
        龙安区马投涧镇李家庵村村民李保林在村里办了一家粮油加工公司,与村里签订了金融扶贫协议,银行为村里符合条件的10户贫困户协调扶贫贷款80万元用于企业发展,企业承诺每年对每笔贷款保底分红1万元。
     
        林州市通过引导农户开办“农家乐”,经营乡村旅游项目,贫困户提供劳务服务或以房屋、土地使用权等方式入股,增加收入。现已发展“农家乐”580家,从业人员4000人,年营业额2.3亿元,辐射带动93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在每一个贫困村,每一户贫困户的门上都贴有一张认定表,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一户一年来种植养殖情况和年收入状况,表格的末端还有帮扶干部的联系电话。
     
        “这一笔笔的账,算得细。以前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干了一年也不知道是赔是赚。现在帮扶干部帮我们算,自己也搞清楚了,虽然现在穷,但是很快就能升到中等偏上了。”看着认定表上一行行数字的变化,内黄县贫困户刘改粉的心情和往年不同。丈夫的去世、儿子的事故让这个家一度陷入了绝境,然而现在的刘改粉又燃起了生活的盼头,“有政策的帮忙,我去扶贫产业基地打工,生活一定会变好的。”
     
        像赵信村一样,安阳市越来越多的扶贫项目开启了喜获丰收的模式,贫困户通过市委、市政府、后盾单位的帮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各县(市、区)各出奇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正在日益发生的变化。”分管扶贫工作的安阳市副市长刘建发说。
     
        林州是山城,而不少贫困户就住在太行山上。如何帮他们脱贫?林州市的答案是:易地扶贫搬迁。
     
        今年6月30日,林州市城郊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内一片喜气洋洋,来自该乡17个村45户易地搬迁贫困户喜迁新居,100多位帮扶干部前来祝贺。“借光圆梦摘穷帽,有党领头步锦程。”难掩激动之情,魏家庄村贫困户杨建发让扶贫干部为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了门口。
     
        该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城郊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与附近的太行观霖生态旅游度假区统一规划,贫困户入住后,太行观霖生态旅游度假区可吸纳贫困户40人参与社区管理、旅游配套等服务,引导贫困户15人发展餐饮、民俗等产业。
     
        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安阳市一手抓就业、一手抓产业、一手抓创业,提高他们后续发展能力,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时将贫困山区打造成生态观光、健身养生、休闲度假的旅游区,使贫困山区产业布局得到优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发展动力得到增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C
     
        全民参与 统筹整合资源助脱贫
     
        皮肤黝黑、双手粗糙、衣袖卷起,沾满泥土的鞋子已看不清本色,在一群农民中间,怎么看也看不出她就是村里的第一书记。她就是安艳芳,是内黄县中医院副院长,去年6月,她被派到赵信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今年搞大棚基地,把安书记累得哟——”村支书吕社姣心疼地说,“为了抢工期,她带着大家起早摸黑,一起筑棚、栽苗、掐秧。中午就坐在地上,喝袋牛奶啃个馒头,吃了马上又开干。她以前是坐办公室的,刚来还细皮嫩肉的,那段时间中午太阳大得么法,她脸上、身上的皮都晒脱哒,整个人晒得黢黑。”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要想退出贫困村行列,不拼命咋行?”安艳芳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全村新修道路3064米、硬化背街小巷5.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10盏、铺设污水管网2492米,建设新型智能温棚300亩,152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得分红1200元。如今,赵信村离贫困越来越远,村民看到了希望,精气神也起来了。
     
        在安阳脱贫攻坚战的最前线,活跃着一群像安艳芳这样的人——他们学历高、年轻、充满活力、敢想敢干,来自不同的政府机关却吃住在贫困村,与村民打成一片,为一个个贫困村脱贫奔康冲锋陷阵。他们,就是安阳贫困村第一书记——这场脱贫攻坚战不可或缺的力量。
     
        为构建多层次的帮扶体系,安阳市把脱贫任务压到底,把责任压力传到底,责任到人、任务上肩,构建起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按照“因村派人精准”要求,在222个贫困村实现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全覆盖基础上,安阳对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也都选派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强化落实帮扶脱贫的直接责任,发挥所在单位优势,扎实搞好帮扶。
     
        去年,林州市原康镇重兴店村有了“名誉村长”,郑州房地产公司经理周健在该村成立了太行藜麦发展有限公司,带领当地农民种植藜麦,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原来,林州市依托红旗渠国情学院平台,注册了“我是村长”俱乐部,组织全国各地来林州市学习的优秀企业家和成功人士在选择山区的贫困村担任“名誉村长”,实现村企互助共赢。截至目前,林州市聘请优秀企业家和成功人士选择64个山区贫困村担任“名誉村长”,助力脱贫攻坚,成为全省的亮点。
     
        自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以来,安阳市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定点扶贫的示范引领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全民参与,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开展,全市共有230个企业或商会组织与219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实施帮扶项目69个;市委统战部牵头组织开展市各民主党派和市工商联、市侨联分包8个县(市)区开展脱贫攻坚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帮扶行动有声有色,军分区和驻安部队发挥技术人才和装备优势,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目前,省、市、县三级共有720家机关事业单位参与帮扶所有贫困村。
     
        安阳市扶贫办主任朱宗娟告诉记者,中央、省市有政策,产业扶贫有成效,贫困户有信心,基层干部有干劲,从上到下组织有保障,这些就是安阳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底气。
     
        天色向晚,晚霞染红了赵信村,大棚顶上碎金万点,勤劳的人们仍在劳作。忙活了一天的吕大娘,走出自家大棚外,看着满天红云笑道:“呵呵,明天是个大晴天哦!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高雅艺术到乡村
    上一篇: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