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用花木装点城市 他帮700多个贫困户致富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7-11-16 09:04:36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梁新翠
     
        在潢川老家卖过胡辣汤,在部队养过海虾,到后来成立了自己的园林公司,20多年的时间,彭传海从上不起学的农村穷小子变成坐拥亿万资产的企业家。“致富不忘众乡亲”,是中国人对故土最朴素的情感,也是彭传海扛在肩头的责任。数年来,通过给钱、给技术、给工作,潢川县700多个贫困户“因他种树,因他致富”。跟着彭传海,乡亲们不仅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还干下一份“绿色”事业:潢川花木正在装点更多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
     
        创业
     
        从上不起学的穷小子变成企业家
     
        近年来,郑东新区CBD的大片绿化林让不少在周围居住、上班的郑州人心旷神怡。你知道吗?这些树的“老家”大多在信阳潢川。
     
        彭传海的家乡卜塔集镇是潢川花木的发源地,也是闻名遐迩的“花木之乡”。因家境贫寒,彭传海念完初中就辍了学,和哥哥一起到集镇上去卖胡辣汤。农村的生活一度让他觉得苦闷、彷徨,外面的世界长啥样?彭传海十分好奇。1990年,18岁的彭传海光荣入伍,部队农场位于渤海边,彭传海的任务就是负责140亩水面海虾的养殖与销售。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彭传海对做生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年后,彭传海复员返乡,并被安置在县国土资源局工作。那年,京九铁路潢川站建成通车,他萌生了把潢川花木卖到河北去的想法。1996年,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彭传海放弃了“铁饭碗”,踏上了“北上”的绿皮车。当时,他随身携带的布包里只有两样东西:家里卖粮食加借债得来的1600块钱,还有100多张花木的照片。
     
        第一站,河北任丘。事情远没有彭传海想象的那么顺利,他跑遍园林部门、工厂、学校等所有他认为需要花木的单位,可没少挨白眼,甚至被当成了骗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周折,彭传海终于在石家庄接到人生第一个绿化工程,赚到第一桶金。
     
        随后,彭传海二次返乡,并成立了潢川县江海绿化园林有限公司,当时是信阳市第一家拥有二级资质的园林绿化公司,2002年,项目越来越多,彭传海又成立了河南莱泰园林发展有限公司,郑东新区CBD、东风渠两侧的绿化都出自其手。
     
        与此同时,潢川县花木产业也越做越大。
     
        扶贫 
     
        700多个贫困户“因他种树,因他致富”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用在彭传海身上很恰当。“小家”富起来之后,彭传海开始琢磨怎么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彭传海是个什么样的人?莱泰园林员工们的答案几乎一模一样:一个很有决策“方向感”的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名下却有一家几乎10年没有盈利的公司——河南莱新农林科研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位于潢川县,重要使命就是帮助乡亲们富起来。
     
        从2006年开始,莱新公司陆续在潢川县流转了15000亩土地,按照合同,每亩地每年支付580元租金,当地农户每户每年光租金就能拿到5000元左右;通过“产业+金融”扶贫,700多个贫困户每户每年拿到分红5000元;通过结对帮扶,与32户贫困户“结对子”,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免费代销;此外,每年有数百人在莱新公司就业,每人每天收入70-80元,计件工每天则可高达200-300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靠技术起家的彭传海深谙其道。通过技术培训扶贫,大量工人从“只会种庄稼”,变成了花木种植的行家里手。“红叶石楠扦插是技术活儿。去年我家扦插育苗红叶石楠4亩多,成活率95%以上,一亩地扦插11万到12万株幼苗,一株当年能卖三毛钱到六毛钱不等,扣除成本,四亩地净挣8万多块,一年就彻底脱了贫!”魏店乡胡围孜村贫困户丁玉中深有感触地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花椒树为媒贫困村“联姻”
    上一篇:循环农业成绿色发展“新引擎”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