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山楂树下的致富经|小村庄里的“大掌柜”

    首页 > 首页外链 > 正文

    日期:2023-11-13 14:48:54    来源:大象新闻    
          “ 辉县山楂它是道地药材的生产基地,喜欢我们辉县山楂的朋友,也可以到我们的店里去看一下。”说话的是新乡市辉县水寨窑村产业发展第一书记杜千里。
         习惯性地打开手机, 直播一段,这已经是杜千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几天,正是“双11”,流量大,杜千里直播的密度比以往更高一些,虽然已经通过直播带货,把辉县山楂糕卖到全网第一名,他还想着把村里更多的产品推广出去。
         “我们的产品有山楂酒、山楂糕、山楂干,还有用山楂干磨的粉。像这样的产品,它的原材料都是来自太行山里,我们山楂树都是老百姓种在山坡上的道地的药用山楂的产地,用这样的山楂作为原材料,做出来的山楂制品是非常好的,你看,这个山楂树它都是几十年的,60年的,你看都在坐在山坡上。”杜千里说。
         今年山楂行情还不错,但由于没有规模化发展,冷链等配套设施不到位,一些末期的鲜山楂,村民就自己动手切片,晾在屋顶,变成山楂干。杜千里打算明年好好组织一下大家做山楂切片,争取卖个更好的价钱,“现在老百姓自己切干,一家一户可能说三二十斤,或者最多五十斤,比较少,(山楂干)它卖的价格贵,一斤都要十几块。”
         让山楂树发挥最大的价值,回归“摇钱树”的角色,是杜千里心心念念的事情。水寨窑村在太行山上,海拔700多米独特的地理优势,非常有利于山楂树的生长,也让山楂的药用价值实现最大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卖到了1块2一斤,“我们这个山楂药用价值很高,在八几年的时候卖到1块多一斤,那个时候一棵树400多斤,卖400多块钱,很值钱。后来,时代发展了,山里的信息跟不上,山楂就卖不出去了。"
         2008年,作为研究生的杜千里,放弃大城市就业的机会,扎根山区,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发展家乡。他刚开始,在太行山区当教师,教书育人之余,他做电商,不遗余力推销家乡山楂系列产品。
         去年,他被派到辉县水寨窑村做驻村第一书记,为了让村里上万棵山楂树恢复往日行情,他开始组建团队,开通直播,并请外来的老师来授课,“你东西再好,酒香还怕巷子深,互联网直播是一个窗口。去年过来以后,这山楂开始被知道。我没来之前,就整个山楂是没有人管的,外地来的话,他主要是收购原材料,老百姓5毛钱都卖不了,没人要。现在他再收,两块钱一斤。包括我们乡亲们讲,如何直播,如何把山楂做成绿色的产业,因为只有好产品,价格才能上来。”
         从去农户家收山楂到联系企业制山楂,再到上网卖山楂,杜千里已经带动了上万户山楂果农。杜千里现在的工作,一方面鼓励村民们加强对山楂树的管理,扩大山楂树规模,提高山楂的质量。同时,积极开拓市场,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山楂,积极吸引外资来发展村里的山楂深加工产业。
         “你看这个就是‘双11’发货的是发到上海的,我们现在的货已经发到全国各地了,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就是农户如何规范化的种植,另外规模上规模化,这样的问题解决以后,我们的山楂产业会越来越好。”杜千里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刘俊铭

    下一篇:河南农业,变了!
    上一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河南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